近些年來,我們一直奮斗在濟困扶貧的道路上,而擔負起這項光榮事業的人更是層出不窮。濟困扶貧可以說是涉及到了各個領域,切實的達到了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效果。濟困扶貧我們看重的是一種精神、一種態度,無關場面的大或小。時至今日,遠在新疆偏遠地區翁艾日克村的村民卻依然固守著半畝薄田,近乎難以度日。
翁艾日克村坐落于新疆喀什地區,總人口1134人的村落,其耕地面積1610畝,人均耕地面積僅有區區1畝左右。由于特殊的鹽漬化土壤,又不具備完善的排堿系統和水利設施,當地村民只能靠種植棉花、瓜果等來維持生計。即便這樣,地域性導致的干旱、沙塵暴、大風、冰雹等自然災害的頻繁發生也使農牧民生產、生活損失慘重。
除此之外,交通封閉、信息閉塞以及特殊的宗教思想等更加重了翁艾日克村的貧窮面貌。在這里,很多人家中沒有電視機,出外基本靠馬車行走于蜿蜒崎嶇的土路,甚至這里整個鄉鎮僅僅只有一個衛生所,看病就醫成了村民的一大難題。特殊的地理位置,也同樣限制了薄弱的村集體經濟發展,2017年村集體收入僅為人民幣3 萬元,而人均年收入也僅有 8975 元,這樣的收入卻是每戶一年的生活費和下一年的采購種植費,而村里沒有任何其他經濟收入的孤寡老人,只能靠著低保勉強維持度日。
扶貧方案既要考慮客觀條件,又要提高村民的主動性、積極性,要循序漸進,逐步進行引導,克服“等、靠、要”的依賴思想,堅持扶貧與扶志相結合,堅持推動脫貧攻堅,為全面實現小康社會而努力。針對翁艾日克村的實際情況,北京盛興物業黨支部聯合“中國建設報”聚焦發力,優化和完善精準扶貧方案,確立了以產業幫扶、就業幫扶、完善保障幫扶、改善條件幫扶、基層組織建設幫扶的方針策略。
目前,我國脫貧攻堅戰時間緊、任務重,面臨的挑戰眾多。對于“精準扶貧”國家領導也作出了 “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的重要指示,堅持分類政策,因人因地施策,因貧困原因施策,因貧困類型施策,通過扶持生產和就業發展一批,通過易地搬遷安置一批,通過生態保護脫貧一批,通過低保政策兜底一批,廣泛動員全社會力量參與扶貧,新疆地域廣闊,貧困人口多,貧困面大,脫貧的攻堅,不僅關系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更有利于促進各族群眾的凝聚力向心力,促進民族團結。
此次幫扶活動由北京盛興物業黨支部以及中國建設報負責統一組織發動;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住房城鄉建設廳房地產市場監管處做好幫扶前期工作;自治區住建廳駐翁艾日克村“訪惠聚”工作隊負責具體實施,確定幫扶對象,擬定幫扶標準,做好活動前期準備、對接、協調,確保幫扶工作有序順利開展,如期實現幫扶目標。
幫助別人,不是為了獲取利益,而是一種心靈的坦然,人格的健全。周易說:天地之大德曰生。怎樣才能做到生生不息?就是愛護與維護,相信“眾人拾柴火焰高”的力量,北京盛興物業黨支部愿與您共同助力精準扶貧,助力翁艾日克村,給偏遠地區的人們帶來希望!